
花莞社
壶托榕(学名:Ficus ischnopoda)为桑科榕属的植物。分布于孟加拉国、印度、缅甸、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、云南等地,生长于海拔1,600米至2,200米的地区,多生长在河滩地带,目前已由人工引种...
灌木状小乔木,高2-3米;茎皮灰色,略具棱翅;幼枝节短,带红色。叶多集生于小枝顶,纸质,椭圆状披形至倒披针形,长4-13厘米,宽1-3厘米,全缘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表面深绿色,背面干后浅棕色,两面无毛,基生侧脉短,侧脉7-15对,弯弧向上;叶柄长5-8毫米;托叶线状披针形,长约8毫米。榕果单生叶腋,稀成对腋生,或生于落叶小枝上,圆柱形或圆锥状,长10-20毫米,直径5-8毫米,表面具槽纹,基部缢缩成短柄,干瘦,总梗长1-4厘米;雄花生于榕果内壁近口部,具柄,有苞片1枚,花被片3-4,倒披针形,雄蕊2,花药椭圆形;瘿花近无柄,花被片段4,子房近球形,花柱短,侧生,柱头浅2开裂;雌花生于另一植株榕果内壁,具柄,花被片与共雄花同数。瘦果肾形,表面略具瘤状凸体,花柱较长,柱头2裂。花果期5-8月。
壶托榕生长于海拔1,600米至2,200米的地区,多生长在河滩地带。
壶托榕分布于缅甸、越南、泰国、马来西亚(南至雪兰峨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