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尖药花

中华尖药花
花莞社

产云南南部、贵州、广西(隆林)等地,外国也有分布。多年生草本,植株高达1m。有药用价值。 中文学名中华尖药花 二名法Acranthera sinensis C. Y. Wu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...

  • 中文学名中华尖药花
  • 二名法Acranthera sinensis C. Y. Wu
  •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
  •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
  • 亚纲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
  • 茜草目 Rubiales
  • 茜草科 Rubiaceae
  • 亚科金鸡纳亚科 Subfam. Cinchonoideae
  • 玉叶金花族 Trib. Isertieae
  • 尖药花属 Acranthera
  • 分布区域中国特有,产于云南东南部。

形态特征

草本或亚灌木,高达1米。茎单生,干时黑色,钝方柱形,节间有2槽,嫩茎密被污黄色毛,老茎近无毛。叶生于茎的上部,近膜质,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8-22厘米,宽4.5-9厘米,顶端骤渐尖或短尖,基部锐尖或楔状下延,叶缘有细缘毛,下面及中脉密被毛,很少两面有毛;中脉上面微凹,下面略隆起,侧脉9-11对,弧曲,两面近明显;叶柄长1-7厘米,上面有沟;托叶宽卵状三角形,长3毫米,有凸尖,2-3齿。花单生于腋生短枝顶端;总花梗长约2毫米,基部有2总苞片状退化叶;退化叶披针形,锐尖,长2-3毫米。花大,淡红色或紫红色,5基数;花萼管圆柱状倒圆锥形,被较稠密硬毛,萼裂片线状披针形,长3-4厘米,基部略连合加厚,被毛,裂片间有明显腺体;花冠漏斗状,长5.5厘米,花冠管喉部以下为管状,长1.5厘米,外面密被污黄色短绒毛,内面近无毛,花冠裂片扁圆形,宽1.5厘米,具长约1毫米的短尖头;雄蕊花丝线形,分离,花药线形,长6-8毫米,内向,药隔背部向上囊状隆凸,密被小疣突,两侧黏合成管,顶端有短距;花盘厚,高约1毫米;花柱有角,柱状,长约2厘米,顶端棒形,与黏合雄蕊形成具10槽的受粉托,子房2室,胎座2,片状,胚珠极多数。浆果扁圆柱状,长4-4.5厘米,直径约0.5厘米,具2槽,被硬毛,顶部具宿存萼裂片,果柄长3-4厘米;种子小,红棕色,扁平,近圆形,种皮有网纹。花期4-7月,果期7-10月。

生长环境

生长于海拔1000-1500米处的山地林下。

分布范围

我国特有,产于云南东南部;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屏边。

参考文献

(植物分类学报)图版76:1-4

AcrantherasinensisC.Y.WuinActaPhytotax.Sinica6(3):294-296.1957;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:192,图5798.1975;云南种子植物名录,下册:1247.198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