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喙兰

无喙兰
花莞社

无喙兰(学名:Holopogon gaudissartii (Hand.-Mazz.) S. C. Chen):高19-24厘米,具短的根状茎和成簇的肉质纤维根。茎直立,红褐色,无绿叶。总状花序顶生,具10-17花;花梗细长,被乳突状柔毛;子房椭圆形,长...

  • 中文学名无喙兰
  • 拉丁文名Neottia gaudissartii Hand.-Mazz.
  • 木贼门(有胚植物门)
  • 亚门木贼亚门(维管植物亚门)
  • 木兰纲(被子植物纲)
  • 亚纲百合亚纲
  • 天门冬目
  • 兰科
  • 鸟巢兰属
  • 无喙兰
  •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辽宁、山西中南部和河南西部。

形态特征

无喙兰高19-24厘米,具短的根状茎和成簇的肉质纤维根。茎直立,红褐色,无绿叶,中部以下具3-5枚鞘;鞘膜质,圆筒状,长1.8-3厘米,最上面的1枚苞片状。

总状花序顶生,长6.5-7.5厘米,具10-17花;花序轴上被乳突状疏柔毛;花苞片披针形,膜质,长4-8毫米,背面稍被毛;花梗细长,长8-10毫米,被乳突状柔毛;子房椭圆形,长约3.5毫米,亦被乳突状柔毛;花近辐射对称,直立,紫红色;萼片近直立,狭长圆形,长2.5-3毫米,宽0.7-0.9毫米,具1脉,背面略被毛;花瓣3枚相似,狭长圆形,长2.5-3毫米,宽0.6-0.8毫米,无特化的唇瓣;蕊柱直立,连花药长2-2.5毫米,背侧有明显的龙骨状脊;花丝明显,但较短;花药近卵状长圆形,长0.6-0.7毫米;花粉团近椭圆形,松散;顶生柱头略肥厚。花期9月。

生长环境

无喙兰生于海拔1300-1900米的林下。土壤为棕色森林土,土层深厚、肥沃,pH值为6-7。在布满白色菌丝体的土层中与真菌共生,营腐生生活。

分布范围

无喙兰产中国辽宁、山西中南部(太岳山)和河南西部(嵩县)。模式标本采自山西。

保护级别

无喙兰属濒危种。该种在中国数量很少,濒临绝灭,被列为中国国家三级保护植物。

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 200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.1——极危(CR)。

主要价值

无喙兰的花非常原始,是兰科中最原始的类型之一,又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,对研究兰科植物的系统发育、古植物区系等均有重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