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huaguanshe@gmail.com
棒头草是一种农田常见杂草,一年生草本植物,成株秆丛生,光滑无毛,株高l5~75cm。其为夏熟作物田杂草,主要为害小麦、油菜、绿肥和蔬菜等作物。 中文学名棒头草 拉丁文名Polypogon fugax Nees ex Steud. 门被...
一年生。秆丛生,基部膝曲,大都光滑,高10-75厘米。叶鞘光滑无毛,大都短于或下部者长于节间;叶舌膜质,长圆形,长3-8毫米,常2裂或顶端具不整齐的裂齿;叶片扁平,微粗糙或下面光滑,长2.5-15厘米,宽3-4毫米。圆锥花序穗状,长圆形或卵形,较疏松,具缺刻或有间断,分枝长可达4厘米;小穗长约2.5毫米(包括基盘),灰绿色或部分带紫色;颖长圆形,疏被短纤毛,先端2浅裂,芒从裂口处伸出,细直,微粗糙,长1-3毫米;外稃光滑,长约1毫米,先端具微齿,中脉延伸成长约2毫米而易脱落的芒;雄蕊3,花药长0.7毫米。颖果椭圆形,1面扁平,长约1毫米。花果期4-9月。
农田常见杂草,一年生草本,成株秆丛生,光滑无毛,株高l5~75cm。叶鞘光滑无毛,大都短于或下部长于节间;叶舌膜质,长圆形,常2裂或顶端呈不整齐的齿裂;叶片扁平,微粗糙或背部光滑。圆锥花序穗状,长圆形或兼卵形,较疏松,具缺刻或有间断;小穗灰绿色或部分带紫色;颖几乎相等,长圆形,全部粗糙,先端2浅裂;芒从裂口伸出,细直,微粗糙。颖果椭圆形。
为夏熟作物田杂草,主要为害小麦、油菜、绿肥和蔬菜等作物。
种子繁殖,一年生草本,以幼苗或种子越冬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,10月中旬至12月上中旬出苗,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返青,同时越冬种子亦萌发出苗,4月上旬出穗、开花,5月下旬至6月上旬颖果成熟,盛夏全株枯死。种子受水泡沤,则有利于解除休眠,因而在稻茬麦田,棒头草的发生量远比大豆等旱茬地多。多发生潮湿地。
潮湿地,潮湿沙地,海岸,河谷,河谷湿地,路边,路边阴湿地,平原,平原绿洲,山谷,山坡湿草甸,山坡溪边,湿草甸,湿地,水边,田边草地,溪边,溪边草丛中,盐渍化沙地,杂木林中
除东北、西北外几乎分布于全国各地。
中国
北京市,河北省,山西省,陕西省,新疆自治区,山东省,江苏省,安徽省,上海市,浙江省,江西省,福建省,台湾省,湖北省,湖南省,广东省,广西自治区,四川省,贵州省,云南省,西藏自治区
世界
地中海沿岸;东亚;美洲大陆;欧洲;热带;温带;喜马拉雅地区;喜马拉雅山地;前苏联;前苏联高加索;前苏联中亚地区;印度东北部
全草:用于关节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