戈尔诺黄耆

戈尔诺黄耆
花莞社

戈尔诺黄耆(学名:Astragalus skorniakovii B. Fedtsch.),蔷薇目,豆科 ,产中亚天山、帕米尔阿赖山区。  中文学名戈尔诺黄耆 拉丁文名Astragalus skorniakovii B. Fedtsch. 别名戈尔诺黄芪 门被子植物门 纲...

  • 中文学名戈尔诺黄耆
  • 拉丁文名Astragalus skorniakovii B. Fedtsch.
  • 别名戈尔诺黄芪
  • 被子植物门
  • 双子叶植物纲
  •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
  • 蔷薇目
  • 亚目蔷薇亚目
  • 豆科
  • 亚科蝶形花亚科
  • 山羊豆族·黄耆亚族
  • 黄耆属
  • 亚属裂萼亚属

形态特征

多年生草本,高5-15厘米。

根粗壮,稍木质化,颈部多分枝。茎极短缩,不明显,高约1厘米,基部为白色膜质托叶所包被,有残留的叶柄。

羽状复叶有多达47片小叶,长4-6厘米,被稀疏白色毛;叶柄较叶轴短;小叶长圆形或椭圆形,长5-8毫米,先端有短尖,两面被稀疏的伏贴毛。

总状花序生10余朵排列较密集的花;总花梗粗壮,有条纹,连同花序轴长达15厘米,近无毛或被稀疏黑色毛和白色毛;苞片披针形,长5-7毫米,膜质,被白色和黑色缘毛;花萼管状,长7-10毫米,密被黑色和白色混生毛,萼齿线形,长为萼筒的1/4-1/3;花冠紫色,旗瓣长20-25毫米,瓣片倒卵形,先端钝圆,基部渐狭成瓣柄,翼瓣较旗瓣短,瓣片长圆形,瓣柄与瓣片近等长,龙骨瓣较翼瓣稍短,长14-18毫米;子房有微毛。

荚果无柄,长16-30毫米,膀胱状膨大,卵圆形或圆球形,两端有时微尖,薄膜质,微带淡紫色,散生白色半伏贴毛,假2室,每室具种子多颗。

种子肾形,绿褐色,直径约3毫米,表面微凹。

花期5-6月,果期6-7月。

生长环境

生长于山区。

分布范围

分布于中亚天山、帕米尔阿赖山区。中国未见。

变种

戈尔诺黄耆(原变种)拉丁学名:AstragalusskorniakoviiB.Fedtsch.var.skorniakovii

乌恰黄耆(变种)拉丁学名:AstragalusskorniakoviiB.Fedtsch.var.wuqiaensisS.B.Ho